




你有那種,很想要很想要實現的願望嗎?
那一種,你願意付出所有只爲讓它實現的願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傳說,過了那座雲霧繚繞的樹林,聞到菸草的氣味,那就到了騰雲村。你一定可以看見最顯眼的那座華麗廟宇,簡直可以說是突兀其中,人家都說那裡的山神特別靈,許的願望都會實現,村民總是為祂獻上最好的水果與三牲,還有那朵被神明選中的紅色菸草花。
蘇凌離了家,離開了母親,他奔向那個繁盛一時的村莊,父親所在的地方。
而村民們,也正等著他。
騰雲村歡迎你,山森波有。


盜火劇團團長的話
















2019年,盜火劇團開啟一年一度的〔華文劇本 LAB〕編劇實驗室計畫,《殺神》便是出自第三屆劇作家黃婉婷之手。本作意圖探討人與神之間「等價交換」的利益關係和心理,早在提案階段便令人印象深刻。在創作群的共同努力之下,《殺神》一修再修,只為求此刻的完美呈現。想像力豐富的文本,精準的導演詮釋,強大的演員能量,設計的一致齊心,將在此為觀眾們展開一幅神秘詭譎的騰雲村圖景。
《殺神》於牯嶺街小劇場上演,對盜火劇團來說意義重大。十年前,我們從牯嶺街開始逐漸茁壯成長至今,對這裡有著深深的情感。十年後,我們期待能夠藉由《殺神》在牯嶺街的「重新出發」,為劇團的未來累積一批更年輕的創作生力軍。
——劉天涯
導演的話
如何探討信仰?好像可以換個方式問,人在什麼狀態下會需要信仰?或是說,人是需要信仰的嗎?人與神的關係到底是什麼?在這個作品裡,我們企圖提出一些疑問。我喜歡透過舞台上的物質表達感覺或是連結,這次選了土,土像是一種原始狀態,同時擁有生命與死亡的雙重象徵。「兩面性」是宗教給予我的最大感受,它使人盲目又理智,堅定卻也茫然。在這樣的想像裡,土和信仰有了連結。
希望騰雲村這個架空的村莊有成功展現它的神秘感,也希望大家有被山神保佑到,但不要隨便許願喔,因為你不知道要用什麼來換,山森波有。
——丁怡瑄
編劇的話
劇本由故鄉的「山有神」廟而起,最終離開故鄉的孩子依舊回到了村莊裡。
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能將讀劇作品正式搬演於觀眾眼前,真的是十分激動、難得的人生初體驗,甚至可以帶著劇團的大家,再次回到故鄉去實際田調,有種玩電腦遊戲的不真實感。
在這一年與劇組成員們的不斷發展和修改中,《殺神》漸漸茁壯成一個完整的村莊聚落。裡面有各色鮮明的人物和特有的風土民情,他們的愛與野望都被包裹在層層的菸草葉裡,期待並歡迎著大夥一探究竟。
如果大家也能體會到騰雲村的煙霧繚繞,那就太好了。
——黃婉婷
戲劇顧問的話
各路神明在臺灣這塊小島上齊聚一堂,可謂眾聲喧嘩,宗教相關活動在臺灣多不勝數,臺中大甲媽祖出巡、主日禱告、歲末祝福等等等,道教、佛教、基督教各種大小宗教及其活動任君挑選,如此活絡且頻繁的活動,足見宗教信仰確實是臺灣人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無論何種宗教,其根本多半帶有勸人向善、鞏固人心、凝聚地方向心力等正向意念,不過也總有些難以啟齒、顯而易見卻總是避而不談的部分。
凡說到祈求上蒼、許下願望,期盼自己所信奉的「對象」給自己帶來些許特權,並藉由形而上的力量讓自己活在這個現世當中能夠得到一些小小特權,或許正是宗教與人類發展的歷史如此緊密相依的原因所在。只是與上天討價還價的過程,似乎並非大眾在談論宗教之際所常見的著手點:彷彿只要心存善念、雙手合十虔誠地在心底述說,信仰就有了獨立於世俗之外的純粹性,而不受凡人腦中各種紛雜且現實的意念所玷汙。
《殺神》便是為了直面那存在於「宗教信仰」當中最世俗的一面而生的作品。雖然本作情節超乎尋常、血跡斑斑,但其內裡卻有著編劇黃婉婷那脫胎於自身經驗、對於宗教信仰的細膩體悟。我個人對於本作的感受,比起恐怖,或許有著更多的是荒誕與無奈。故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哪些為真,哪些是假,就有待觀眾看完戲後自行推敲想像。
——王健任
劇組成員簡歷




盜火劇團團長 劉天涯
畢業於南京大學戲劇影視藝術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主修劇本創作。 生於江蘇徐州,2012年來臺定居。盜火劇團團長、駐團劇作家。 所作舞台劇曾於中國大陸、加拿大、臺灣、日本、馬來西亞等地演出逾百場。創作亦涵括小說、散文、繪本故事等,並擁有豐富的海內外劇場製作經驗。
製作人 鄭青青
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太陽雙子上升月亮天秤。加入盜火劇團擔任劇場行政五餘年,
近年參與製作有:廣藝x盜火劇團《幽靈晚餐》、《寶貝,射我吧》製作統籌、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練習曲:東東(和他朋友們)的假期》製作統籌、〔華文劇本LAB〕編劇實驗室計畫/華文LAB劇本市集製作統籌、
卦山力藝術祭策展團隊、本丸製作《泰迪熊守護神》製作人等,很偶爾當舞監助理、很偶爾當繪景人員。
導演 丁怡瑄
2022 盜火劇團〔華文劇本LAB〕編劇實驗室計畫讀劇演出《Solo》、《殺神》 導演
2022 臺北藝穗節《夢拾夜——成癮100》 導演
202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所 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期末呈現《re-member》 共同創作
202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導演四期末呈現《地獄遊記》 導演
202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導演三期末呈現《阿拉伯之夜》 導演
2022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多媒體劇場期末呈現《自我控訴》 導演
2021 戶戶工作室原創作品《超市打烊了》 導演
2021 石頭人製作Tin讀劇der人線上讀劇《樂園 Paradie》 導演
2021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導演一期末呈現《貓病》 導演
2020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導演一期中呈現《他與他的洋娃娃》 導演
編劇 黃婉婷
嘉義人,有天生自然捲。畢業於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就讀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劇本創作組(可以畢業了!)。大學時加入夜貓劇團,曾任舞監與編劇。
劇場編劇:
2021 隔離島劇團【那些迷信的傢伙們】《天堂整形診所》
2020 北藝大導演II x 燈光設計實務II x 劇創IV聯合期末呈現 《語言課》
2016 夜貓劇團《夸父》
影視編劇:
2018 奇點工作室《在告別之前》
戲劇顧問 王健任
高雄人,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劇創組畢業。狼鯨鶴編劇工作室負責人,嚎哮排演駐團編劇,編劇領域橫跨劇場與影像,擅長書寫帶有黑色幽默風格的作品。與盜火劇團、台南人劇團、貪食德工作室、C MUSICAL、不可無料劇場等劇團皆有合作。家中成員有太太加上兩隻貓,現居淡水。
2022 不可無料劇場《一個公務員的誕生》 編劇
2022 嚎哮排演《春風得意樓》 編劇
2022 盜火劇團《哨船街漂流回憶錄》 編劇
2021 阮劇團劇本農場《那棟鬧鬼的透天厝》 編劇
2021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汪洋中的一條船》 編劇
2019 貪食德工作室《陰間條例x冥戰錄》 編劇(貪食德共同創作)
演員 李鉅瑄
屏東人,23歲,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主修表演,喜歡唱歌。
演出經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春季公演《嘸伊嘸采》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冬季公演《游泳池沒水》
狂美交響管樂團 x 靖學表演工作室《幻想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畢業製作《板栗樹》
演員 周政憲
臺南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系,主修表演。犬派三分人、擇善固執金牛月水瓶aka.比價狂,
鍾愛銅板美食,對掃購即期品樂此不疲,喜歡麵食勝過秋天;討厭奉承勝過孜然。
受不了生活中任何物理攻擊,但曖昧可以。(搞得像交友軟體的bio)
總之,願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表演藝術工作者,持續琢磨、財富自由(?)
近年作品:
2023 宜蘭傳藝中心駐園大戲《怪盜•神判綠•珍珠》;
躍演VMTheatre《勸世三姐妹》、《遺憾計畫:Project R》;阮劇團《皇都電姬》、《十殿》、《嫁妝一牛車》;
斜槓青年創作體《公寓》;春河劇團《好好愛我》;原創阿卡貝拉音樂劇《瓦圖•方塔》等。
演員 林照明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表演組碩士,
現為不限電戲劇實驗室團長、大開劇團團員、20%實驗劇坊團員。
合作劇團包含盜火劇團、何日君再來劇團、天作之合劇團、大開劇團、20%實驗劇坊等。



